國會外交

甘比亞國會議長芮內致贈-非洲木琴
  • 主題

    國會外交

  • 類別/類型

    器物/國會外交

  • 內容日期

    2010/10/12

  • 關鍵詞

    共鳴框架木製音鍵葫蘆共鳴

  • 摘要

    木琴(英語:Xylophone)是打擊樂器的一種。將木製琴鍵置於共鳴管之上,以琴棒敲打產生旋律。木琴的起源仍未能確定,最早的歷史記載,大約出現於公元9世紀。當時人類已經懂得以不同大小的木棒排列在架上,然後用棍敲打出各種音色。例如印尼的甘美蘭,便有以木片製成的琴;而非洲亦有非洲木琴(把拉豐木琴),將葫蘆削頂後,套在木棒之下,製成共鳴器,可說是現代木琴的雛型。 非洲木琴是一個共鳴框架連木製音鍵的西非敲擊體鳴樂器,用兩個包上軟墊的棒子敲打音鍵,便會發出聲音。非洲木琴是源自非洲南部和南美樂器,為現稱的marimba(馬林巴)獨立發展出來。根據口述歷史,非洲木琴至少在公元12世紀的馬里帝國崛起,在西非存有一些變化,可以是固定音鍵,音鍵串連在一個固定的框架上,葫蘆共鳴箱設置於音鍵的下面;或不固定音鍵,音鍵獨立地放置在任何軟墊的表面上。由於非洲木琴在整個西非有許多不同製作形式,所以樂器本身的演奏方式也都不太一樣。在許多地區的儀式中,非洲木琴被用來獨奏;在某些地區,也會被用來合奏。

其他典藏